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6日,隋炀帝墓一号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带。 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考古界10余权威一致确认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
扬州曹庄隋墓日前经中国考古学会正式确认为隋炀帝墓。昨天,市委书记谢正义赴邗江区西湖镇隋炀帝墓考古发掘现场调研。他强调,隋炀帝墓的发现是国家今年重大考古发现,也是今年扬州重大事件,本着敬畏历史、敬畏先人的态度,当务之急是依法合规做好深化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桂平,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扬参加活动。 谢正义先后查看一号墓和二号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隋炀帝墓发现经过、考古进展,仔细查看出土...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确定了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传说中“汉相曹参后代”,也推翻了“曹操为夏后氏抱养而来”的说法。 遗憾的是,这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却遭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质疑。如有网友调侃“姓曹的,复旦大学喊你回去验DNA!”而我见过的最荒唐的评论是,有作者声称这是利用新技术“惑...
复旦大学确定曹操家族DNA的消息,再次让我们想起了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引起的巨大争议。如今,安阳曹操墓是否要利用DNA技术证实自己的“身份”呢? 对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曾参与曹操高陵考古工作的贾连敏在电话中告诉媒体,经过2009年底到2010年初的曹操墓争议的喧闹之后,目前安阳曹操墓已归于平静。 据了解,安阳曹操墓原址上目前已经建起了安阳市&...
近日,在淘金坑的一个工地上,挖出了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砖墓。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古墓周围已经拉上警戒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驻扎在工地。由于该古墓尚未打开,相关年份和考古价值有待进一步鉴定。 昨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了位于淘金坑65号金雅典酒店旁边的工地,看到工地公示工程名为“淘金畔山豪庭(西楼)”,合同开工日期为“2013年8月23日”,...
科学的归科学,经济的归经济。这是常识,只可惜,在我们这里,这两者常常混淆不清。结果就是本来该热闹科普的事,没有人关注;不该热闹的“考古开发”却如火如荼,连科学研究都被绑架了。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课题组日前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确定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相关论文...
今年10月14日,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篮球场工程建设,成都市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例行勘探。位于人民中路一段的后子门成都体育中心遗址,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经过近一个月的挖掘,近日,明代600年前蜀王府小路重现天日。昨日,成体考古现场又有新进展:挖出了唐宋时期的排水设施。 记者昨日在成体考古现场看到,两天前初露模样的鹅卵石小路已被清理出来。鹅卵石呈同心圆分布,大小不一,形状似菊花。“这...
言论提要: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说到底,还是对文物保护缺乏敬畏和真正的重视。什么时候,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评价体系纳入了文物保护的“硬杠杠”,随意叫停文保事务且不受问责的状况才能得到改变。 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看上去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其实不然,只要设法协调、科学决策,找到双赢的出路并非没有可能。但遗憾的是,现实中,不是屡屡出现双输的局面,就是文物保护工作被限制、被牺牲。...
这是2003年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16地点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凤。2003年以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从牛河梁遗址第16地点先后出土了包括玉人、玉凤、玉龙在内的22件玉器,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史前经过玉器时代。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着名考古学家郭大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起源于辽河流域已得到可靠的考古确认,这一结论将写进《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据郭大顺介绍,于今年春节后...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的土豪金俑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的联合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秦代陶俑新的类制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发掘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的文物中,尤以近30件陶俑最引人注目。此次发掘出土的陶俑通体涂有彩绘,上身的彩绘保存...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的联合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秦代陶俑新的类制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发掘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的文物中,尤以近30件陶俑最引人注目。此次发掘出土的陶俑通体涂有彩绘,上身的彩绘保存较好,但颜色偏黄。通过观察彩绘,均可观察...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舞阳县政府了解到,位于当地贾湖村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将计划建设集保护、展示、教育、休闲为一体的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贾湖遗址位于淮河上游河南省舞阳县境内,总面积5.5万平方米。当时,这里是亚热带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极宜人类生存。 30年来考古人员对贾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证明,贾湖人创造出的文化,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音乐起源、稻作起源、酿酒起源、家畜起源、渔业养殖、汉字起...
2012年4号俑修复后 资料照片 9901陪葬坑全景 资料照片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队,对其进行了整体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铜器10多件、长方体铅砖10多块、铁器5件、锡器1件、石器3件、椭圆体石头3块、正方...
记者10月30日从舞阳县获悉,9月27日启动的贾湖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又有了新发现,考古队近日在探方T3030中发现了一批古代遗存,其中包括两把石斧,骨箭、骨锥、骨镖10余支,骨笛3支,同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双耳红陶壶。 这些新发现为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新的珍贵实物资料。而在新发现的3支骨笛中,一支两孔骨笛上还通体刻画有菱形纹饰,较为珍贵。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组成的考古队...
在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上,闽越国都城冶城与西晋的子城是否有交集?这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记者昨日获悉,历时3个月的屏山地铁站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结束,专家得出重要结论:冶城与子城不重叠,并进一步证实了福州的文明史从这发端、中断;闽越国被西汉消灭后,这里仍有人居住、生活,弄清了福州城市发展脉络。此次考古发掘还出土了汉代到明清时期的重要遗迹和珍贵文物。 【现场】 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在前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